當作業過程中出現異常情況時,作業人員在還具有自主意識的情況下,應采取積極主動的自救措施??墒褂酶艚^式緊急逃生呼吸器等救援逃生設備,提高自救成功效率。如果作業人員自救逃生失敗,應根據實際情況采取非進入式救援或進入式救援方式。
1.非進入式救援
非進入式救援是指救援人員在有限空間外借助相關設備與器材,安全快速地將有限空間內受困人員移除的一種救援方式。非進入式救援是一種相對安全的應急救援方式,但需至少同時滿足以下2個條件:有限空間內受困人員佩戴了全身式安全帶,且通過安全繩索與有限空間外的掛點可靠連接;有限空間內受困人員所處位置與有限空間進出口之間通暢、無障礙物阻擋。
2.進入式救援
當受困人員未佩戴全身式安全帶,也無安全繩與有限空間外部掛點連接,或因受困人員所處位置無法實施非進入式救援時,就需要救援人員進入有限空間內實施救援。進入式救援是一種風險很大的救援方式,一旦救援人員防護不當,極易出現傷亡擴大。
進入式救援要求救援人員必須采取科學的防護措施,確保自身防護安全有效。救援人員應經過專門的有限空間救援培訓和演練,能夠熟練使用防護用品和救援設備設施,并在確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成功施救。如果救援人員未得到足夠防護,不能保障自身安全,則不得進入有限空間實施救援。
3.救援注意事項
一旦發生有限空間作業事故,作業現場負責人應及時向本單位報告事故情況,在分析事發有限空間環境危害控制情況、應急救援裝備配置情況和現場救援能力等因素的基礎上,判斷可否采取自主救援以及采取何種救援方式。
若現場具備自主救援條件,應根據實際情況采取非進入式或進入式救援,并確保救援人員人身安全;若現場不具備自主救援條件,應及時撥打119和120,依靠專業救援力量開展救援工作,決不允許強行施救。
受困人員脫離有限空間后,應迅速被轉移至安全、空氣新鮮處,進行正確、有效的現場救護,以挽救人員生命,減輕傷害。